热线电话:0755-23712116
邮箱:contact@shuangyi-tech.com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业园工业大厦全至科技创新园科创大厦2层2A
在现代工业领域,影像测量仪已经成为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探针作为影像测量仪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工业制造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不断发展,探针技术也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和特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量需求。
一、 测量原理,光学与触觉的融合
影像测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结合了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和接触式物理探测两种技术路径。在光学测量方面,系统通过高解析度工业相机采集工件表面影像,结合自动变倍镜头实现不同倍率的光学放大。
当遇到光学测量难以应对的复杂特征时,接触式探针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探针通过直接接触工件表面,在接触瞬间产生信号触发,采集一个测量数据。
这种光学与触觉的协同工作模式,使得影像测量仪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测量需求。为实现两种测量模式的精准配合,现代影像测量仪采用探针到影像同轴校准技术,确保所有传感器都在同一个参考坐标系下,使操作者可以灵活使用任何传感器进行测量。
二、 探针类型,应对多样测量需求
根据测量任务的不同特性,工业界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的探针,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适用场景。
直探针
直探针是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探针系统,由红宝石测球和测杆组成。这种探针具有刚性高、精度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常规测量任务。
红宝石因为其高硬度特性,制成的探针磨损量极小,同时其低密度特性使得针尖质量最小,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测量机运动或振动而造成的探针误触发。
星型探针
星型探针由四个或五个红宝石探针安装在刚性的不锈钢中心上构成。这种多探针组合设计让使用者可以使用多探针测头来测量复杂的元素和孔,有效缩短检测时间。
星型探针减少了在测量诸如边缘或凹槽等内部特征时移动测头到极限点的必要性,尤其能在Z方向进行有效的检测。
圆盘探针
圆盘探针专为测量钻孔的切口和凹槽而设计,这些特征通常使用星型测头是无法探测到的。从几何形态上看,圆盘探针可以理解为球度非常好的球的“截面”,它们提供多种直径和厚度选项。
使用简单圆盘的球型边缘进行探测,与使用尺寸相当的大探针测球同样有效,不过圆盘探针需要精细的角度校正,以确保正确触测待测工件。
针对特殊测量需求,还有多种专用探针。圆柱探针用于探测薄壁材料的孔和各种带螺纹的元素。尖探针则专门设计用于检测螺纹体、特殊的点和划线。
而陶瓷中空球状探针很适合于探测X,Y和Z三个方向上比较深的元素和孔,大直径球的探测可以减小粗糙表面的影响。
三、材料科学,探针性能的基石
探针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其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在测球材料方面,红宝石是最为常见的选择,因为它是目前已知较坚硬的材料之一。
红宝石
红宝石球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并具有优异的耐压强度和抗碰撞性。但在两种特定情况下,红宝石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一是高强度对铝制工件扫描时,由于材料吸引会产生胶着磨损现象;二是对铸铁材料工件进行高强度扫描时,红宝石表面会产生磨损。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工业界开发了替代材料。氮化硅拥有许多与红宝石类似的特性,是一种非常坚硬并耐磨损的陶瓷材料。
氮化硅
氮化硅与铝材料不会相互吸引,因此不会产生红宝石球上出现的磨损问题,但它扫描钢表面时磨损较大,因此最适合用于铝件的测量。
金刚石
金刚石是目前可用的最硬材料,其耐磨性极高,长期测量坚硬材质时,测针球体形状几乎不变。同时又完美适用于对铝制部件的 扫描作业而不会产生任何材料杂质附着现象。无论是实心还是表面涂层金刚石(钻石)测针,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拥有普通测针数倍的寿命。
陶瓷
陶瓷测杆在测球直径大于3mm或长度大于30mm的情况下,相比不锈钢具有更好的硬度,同时比碳化钨重量更轻。对于长度超过50mm的探针,碳纤维材料具有最佳的刚性质量比,它在纵向和扭矩方面具备良好的刚性,同时重量特别轻。
四、应用场景,多行业精密测量实践
影像测量仪探针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精密制造领域。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探针被用于检测齿轮模数、螺纹参数及键槽尺寸。这些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机械传动系统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电子制造业同样离不开探针测量技术。在这一领域,探针适用于PCB板孔位精度、SMT元件共面性分析。随着电子元件向小型化、高密度方向发展,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汽车制造对零部件质量有着严格标准,探针技术在发动机缸体平面度、齿轮齿形误差测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测量任务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模具制造业中,探针可快速完成型腔轮廓扫描与逆向工程。模具的精度往往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探针测量为此提供了可靠保障。
半导体作为高科技产业,对测量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半导体测试探针主要用于芯片设计验证、晶圆测试、成品测试环节,是连通芯片、晶圆与测试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核心零部件。
通过与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配合使用,探针能够筛选出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产品,在确保产品良率、控制成本、指导芯片设计和工艺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五、选型原则,精准匹配测量需求
选择合适的探针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环节。在选型过程中,有几个核心原则需要遵循。探针长度应尽可能短,因为探针弯曲或偏斜越大,精度将越低。
使用长测针时务必确保其有足够的稳定性与刚性,当测头校验结果较差时,需要考虑使用的测针刚性是否合适。
连接点数量应最小化,每次将探针与加长杆连接在一起时,都会引入新的潜在弯曲和变形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减少连接的数目,避免过多的螺纹连接,能使用一根测针时尽量避免使用测针组合的方式。
测球尺寸应尽可能大,这样可以增大球与杆之间的空隙,减少由于晃动而误触发的可能性。同时,测球直径较大可以减小被测表面不光滑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球头半径较大的测针,使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降至最低。
对于特定的测量任务,需要考虑专门的探针配置。例如测量倾斜孔时,可选择大测针,更好的选择是带角度的测针组件,这样可以解决所有可能碰撞的问题。
对于内腔径太深的情况,普通测针易产生干涉,可以考虑使用星形针、盘形针或半球形等特殊的测针配置。
材料匹配也是选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扫描测量铝件时尽量使用氮化硅球头的测针,而扫描测量铸铁件时尽量使用氧化锆球头的测针。
测针角度的调整应尽可能与被测特征匹配,特别是固定式模拟测头使用立方体和关节时。
还需要注意确保使用的测针长度和重量没有超出测头传感器的使用限制要求。当使用的测针较细时,需要考虑使用低测力吸盘或触测力更低的测头,以降低测针测量时的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同样,测力及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也应适合所选测针组合,当使用较细的测针时应根据需要减小这些参数。
从机械加工到电子制造,从汽车工业到半导体产业,影像测量仪探针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制造工艺的持续进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将推动探针技术向更高精度、更长寿命、更强适应性方向发展。
探针虽小,却是现代工业质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次精准的触碰,都在守护着工业制造的精度边界,为精密制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